您所在位置 >> 阅览信息

普宁红色故事会(2)∣普宁革命运动的先驱——方方
发布时间:2019-03-08   阅览次数:1772    关闭窗口

普宁红色故事会
 
为宣传普宁本土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加深青少年对普宁红色文化的了解,提升青少年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精神。通过听讲红色故事,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图书馆,发现阅读,喜欢阅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普宁市图书馆将联合普宁市关工委、普宁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普宁红色故事会”活动,定期在市图书馆三楼少儿阅览室举办。
 
主讲嘉宾

王宋斌
 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原市委党史办 主任
 
故事主人公
 

方方原名方思琼,1904年6月1日(农历四月十八日)出生于普宁县洪阳镇西村的一个小商家庭。方方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党和国家侨务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是揭阳、普宁人民的杰出儿子。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立下了丰功伟绩,受到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尊敬和爱戴。
带领普宁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少年立志救国救民。1919年,他响应在揭阳榕江中学读书的学生领袖杨石魂的号召,组织普宁县学生投入“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普宁县学生会会长。他以“正人先正已”的精神,带领学生纠察队带头查抄他父亲与人合伙经营的富华绸布店是否有日本产的布匹,从而推动全县查抄、抵制日货的斗争迅速形成高潮。“五四”运动后,他团结一批进步青年组织“洪阳集益社”,反对封建文化和制度。1924年,方方和伍治之等6个青年考入广州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参加了军事训练、平定“商团之乱”、武装保卫孙中山大元帅府等活动。同年冬从广州回普宁后,即深入农村宣传、组织农民成立农会,组织青年成立读书小组,进行革命理论的宣传教育。1925年5月,他加入共青团,并任普宁县第一个团支部书记,兼管党的工作。这时,他满怀革命豪情,写下了一首述怀诗:“欲抽越王弓,慷慨射潮汐;欲挥鲁阳戈,回首止落日”。表现了他投身革命的坚定意向和政治抱负。同年10月,他组建了由潮安、潮阳、普宁三县工农武装100多人组成的独立营,并带领这支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夜袭潮阳关埠反动军阀的师部留守处,有力地配合第二次东征,为彻底清除反动军阀的势力作出了贡献。1926年春,方方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立下了“为党牺牲一切”,革命到底的决心。方方组织和领导农会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被方姓地主劣绅视为“叛逆”和眼中钉,扬言要把他开除出方氏族谱,不准他姓方,并要杀他的头来“祭旗”。方方听后,一笑置之,坚定地说:“不给姓方,我偏要姓方,连名也叫方,就叫方方”。从方方的改名,看出方方对封建恶势力的反抗及投身革命、义无反顾、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组织工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方方于1926年1月参与领导普宁10万农军攻打县城反动地主集团的斗争,取得胜利。经过血与火的锻炼考验,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坚强领导干部,受到彭湃的赞扬。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广东当局也制造“四·一五”政变,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各地。方方依然在潮安等地组织工农武装英勇反抗敌人的屠杀,被指名通缉。退至普宁,参加消灭进攻农会的敌军一个连的战斗。同年12月,组织潮安农军暴动,策应广州起义。向世人宣示共产党人顽强战斗、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
参与创建东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
1929年方方到八乡山参加中共东江特委召开的各县代表会议,讨论地方暴动和建立红军问题,会后调任东江特委宣传委员、职工委委员。秋天,他回到普宁,任县委书记,认真贯彻党的“六大”决议精神,专心致力于发动群众工作,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使普宁县的工作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成立了全县农代会和革命委员会。1930年,先后调任汕头市委书记、潮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党团书记。在潮阳大力发展革命武装,与敌作激烈斗争。红军、赤卫队发挥了较大作用。方方参与创建的东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互相配合,彼此呼应,促进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参与创建闽粤赣边苏区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派邓发和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富春到大南山召开闽粤赣边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方方任大会秘书长。大会讨论了把三省边界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红军等问题。会后,他随邓发进入闽西苏区,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委员会书记、《红旗报》编辑、汀连县委书记,发动群众参加苏区各项建设。
1932年,方方先后任杭武县委书记、上杭中心县委书记兼杭永岩游击纵队政委。他坚决贯彻毛泽东关于加强上杭河西游击战争指示,有力的配合了主力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为巩固中央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33年春,方方在发动群众生产支前和扩大红军工作上都获得优异成绩。他领导的才溪乡,100个青壮年中就有88人参加红军。在瑞金举行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表扬了他的工作,赞扬才溪乡是模范乡。冬天,他调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兼武装部长,不久,任代理书记。后奉命任红军第九团军事委员会主席兼政委,率独九团在连城、宁洋、龙岩三县的边界,建立了一个纵横300余里,人口四五万的游击根据地,并破坏敌人的漳宁筑路计划,有力地配合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在闽西南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对闽西游击区采取各种最毒辣的手段,妄图置红军游击队于绝境,部队既缺弹药又缺粮,战士有病无药医,不少同志在斗争中牺牲了,队伍内部又出现叛徒。在这艰苦的岁月里,方方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率领红九团冲出敌军重围,与张鼎丞部队汇合,成立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方方任常委兼政治部主任。他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一起,领导红军胜利地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闽西南革命力量。
1937年四五月间,方方受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派,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和请示工作,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闽西南游击战争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对方方说:“你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保留了二十万亩土地,保卫了苏区广大群众利益,这是伟大的胜利”。“你们三年的苦斗有很大的功绩”。
创建新四军二支队,领导华南抗日斗争
1937年9月,方方从延安回到闽西后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指示,要求提高警惕,在谈判中不要上国民党顽固派的当,克服了领导层中一些合法迁就的右倾思想,使谈判斗争取得胜利,促进闽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此时方方任中共闽粤赣边省委书记,参与创建新四军二支队,调派得力干部到二支队工作,同时举办大规模的训练班,亲自讲课,并做好部队出发前的政治动员和扩军劳军工作,保证了二支队的扩大与顺利开赴抗日前线,成为一支赫赫有名的抗日劲旅。
新四军二支队北上后,方方根据闽西南、潮梅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巩固闽西南,大力发展潮梅新区”的方针,广泛组织抗日救亡团体,闽西南农会发展到10余万人,潮梅地区抗日群众组织达20多万人,促进了闽西南、潮梅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方方根据党中央关于华南工作“一切为着发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布置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众,开辟农村与山地的游击支点,并亲临潮汕,布置在潮汕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战,抗击日军的侵略。
1941年春,方方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这时,蒋介石加紧其反共活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方方根据党中央关于“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立即撤退已暴露的干部,把党的组织由原来的党委制改为特派员制,党员则实行社会职业化。他还对琼崖、东江抗日游击队的工作进行指导。香港沦陷后,参与指挥营救和安置香港的文化人士,为保护大批文化精英作出贡献。
由于江西、粤北党的省委机关于1941年、1942年相继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敌人带着叛徒到大埔妄图破坏南委机关,搜捕南委领导人,方方镇定而果断地组织干部撤退和隐蔽,并坚决贯彻周恩来同志《对南委行动的指示》,停止组织活动,制止了事态的发展,使党组织免受更大的损失。同时,在各地留下联络员,为后来恢复党组织活动和发展打下基础。
领导华南解放战争取得很大成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方方任叶剑英将军的政治顾问、军事调处执行部第八小组的中共首席代表、少将,到广州执行停战协定和解决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北撤问题,使东江纵队等部队胜利北撤,保存了有生力量。
全面内战爆发后,党中央为加强华南党组织的领导,开展华南游击战争,发展民主人士、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反美蒋统一战线,调方方到香港任中共中央代表,不久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后为华南分局)书记。为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他和林平等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指示,积极筹划在华南地区全面恢复武装斗争。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实际,方方提出“实行小搞,准备大搞”的方针,领导广东、广西以及福建、湖南、江西、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党组织和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游击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多次“清剿”,先后建立了七大块游击根据地和七支游击纵队,到1949年秋,武装部队达10多万人,党员4万多人,仅广东的武装力量就发展到8万人,解放了1350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0%以上,在三分之一的地区建立了人民政权,为南下大军解放华南、广东,追歼残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毛泽东9月8日致电称赞方方等同志领导的华南党组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发展华南游击战争的同时,方方大力开展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协会议的号召,他和分局的同志积极推动以香港为中心的新政协运动的发展。随后又精心安排护送100多位著名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到达北京,参加新政协会议,受到中央嘉许。
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全境
1949年8月,方方到赣州迎接南下大军,与叶剑英同志率领的南下大军会师,并参加了在赣州召开的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组成以叶剑英为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的新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并制订了进军广东、支前、会师等具体部署。会后,方方领导各地党组织全力做好迎军支前工作。同时指挥各地方武装配合南下大军作战,解放广东全镜。为做好支前工作,专门成立广东支前司令部,林平任司令员,方方任政委。在北上赣州途中,方方挥笔书写《欢迎老大哥》一诗,由文工团谱曲,教部队传唱,表达了广东人民欢迎南下大军的激动心情。
协助叶剑英领导广东经济建设
广州解放后,方方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协助叶剑英同志主持广东的工作。这期间,他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0年,方方兼任广东省土改委员会主任,他根据《土改法》和中央的部署,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土改运动,以推翻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他协助叶剑英从广东的实际出发,主持制定了《广东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土改中华侨土地处理办法》等重要文件,提出保护华侨、保护工商业、保护民主人士的具体政策,并亲自领导兴宁、揭阳、龙川三县土改试点,取得经验,指导全省,使广东土改健康、稳妥地进行。方方宝贵的贡献还在于,在党内较早认识和正确分析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开创性地提出重视华侨、保护华侨的政策思想,可以说是今天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先走一步的理论先导,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尝试。
 
协助主持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
1955年,方方奉调到北京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他到中侨委后,积极地协助何香凝、廖承志主持中侨委的日常工作。为了团结广大华侨参加祖国的建设,他亲自深入侨区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地听取各阶层华侨、归侨、侨眷、侨务干部的意见。他总是根据国务院有关侨务政策的精神,从侨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侨务工作的开展。他遵循侨务工作要“根据特点,区别对待,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方针,既坚持原则,又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华侨问题。他和廖承志联名写给中央《关于海外关系问题》的报告,对于纠正“左”的偏差,做好华侨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主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960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的指示,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负责统筹归国华侨的接待和安置工作。并任方方为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为做好这项工作,他遵照国务院关于安置华侨的方针和政策,多次到南方各省,亲自领导,具体部署,推动有关地方增办了几十个国营华侨农场、林场、华侨投资的工厂企业,增办华侨中等补习学校以及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既使归侨得到妥善安置,子女有书可读,又使归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发挥所长。他多次到港口码头迎接归国难侨,帮助侨胞背驮、手提行李,到医院看望住院的归侨,把祖国对华侨的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使归侨感受祖国处处无限温暖。由于他时时事事作华侨、归侨、归眷的贴心人,因而深受他们的尊敬和爱戴。
以上是方方主要的革命业绩和贡献。其中四次受到毛泽东、党中央的表扬。然而在错误的路线下,也曾五次受到错误的打击、甚至无端处分。包括“文革”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致含冤去世。所幸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于1979年为方方举行隆重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全面正确地评价他的一生。1994年,又作出批复否定解放初期对他“地方主义”、“土改右倾”、“官僚主义、分散主义”的批判,肯定他做了大量工作,并撤销原处分,恢复政治名誉。
方方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革命业绩和高风亮节,已载入史册,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将传之千秋万代。
今天,我们纪念方方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他的历史功绩,学习和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以此来激励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牢记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为把方方同志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附件 大小(K) 播放  2.jpg104  4.jpg121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jpg27

无标题文档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9 http://www.pnlib.com Powered By 普宁市图书馆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粤ICP备05102200号
  gt gt

粤公网安备 44528102000224号